搜尋此網誌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圖形選股策略(II)

1.   挑選觀察的個股,產業類別上最好是分散,因為相同產業的股票「往往」有相同或類似的走勢型態,因為整體產業,面臨著相同的大環境(不能因此推論為「必然」)。另一方面,當某一類股走勢沈悶的時候,其他類股或許有好的交易機會。
2.   除了觀察成分股以外,更好的辦法是直接觀察「類股指數」,而非單一個股。
3.   首先我們應該先選擇「高價股」抑或「低價股」?低價股往往價格的波動率大於高價股,但相對的交易成本又會侵蝕「低價股」的獲利,所以基於如此,挑選適當的價格,條件不能太嚴格。選擇的方式是可以以該類股中價位的股票往上或往下的區間來作為擇股區間,通常最能夠提供有效的槓桿效果。
4.   低價股不止上漲速度快,下跌速度也一樣比較快(大漲之後必大回),如果持有低價股者,絕對不適合「放入保險箱而不去理會」,就安全性及穩定性而言,應該考慮買入少量的「高價績優股」。
5.   如果融資比率變動,技術分析者務必留意,行情一定會有重大變化;就交易目的而言,則必須在高價及低價股之間取得折衷。
6.   回顧股票過去長期的歷史,某些股票價位可能非常接近,可是行為模式卻完全不同,有些比大盤活潑,有些比大盤遲鈍,有些則持平,這些都取決於「股性」,而「股性」這檔子事通常會保持很長的一段時間。
7.   唯有當我們考慮價格之後,才能察覺出「股性」所代表的意義,才能評估股價與股性的綜合影響。
8.   敏感指數:是計算股價擺動的力量,其概念類似Beta值,股價太高或太低,擺動力道過低都應該被剔除。
9.   另一方面,成交量也是應該要去考慮的一點,有些股票股性相當活潑,但成交量極小,其價格走勢圖類似於「斑點狀」,到處都是跳空缺口,這種股票就不適合交易啦!因為「看得到、吃不到」。
10.  股價指數的獲利潛能雖然比不上飆股,但是績效卻往往勝過絕大多數的個股股票投資組合。
11. 如果你不打算涵蓋所有的類股,就應該挑選比較合適交易的類股,隨著經驗的累積,總能夠適當的挑選股票。
12. 熱門的新興類股其獲利及風險性都高,選與不選完全取決於個人偏好與個性,別人的香檳可能是另一人的毒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